作者:秦拓夫 崔玲玲 他叫马丹强,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镇漆树村的一位农民,他不仅利用当地资源投资创办了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还配套建设了重庆市首个香椿科技专家大院、种植基地、加工厂及营销中心,同时拉动全县种植香椿基地达2万余亩,带动一方乡亲增收致富。他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重庆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重庆英才”等殊荣,并取得了“国家林草乡土专家”及“高级农艺师”等职务与职称。 (一) 五月的乡村,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身材魁梧、留着短平头的马丹强站在山头上,看着山下一望无边的香椿基地,紫红色的香椿嫩芽长满枝头,村民们背着背篓,提着竹篮,在浓郁芳香的香椿园里忙碌采摘,优美愉悦的歌声在山野里飘荡。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上午,天空朗朗,万里无云,温煦的阳光洒满大地,清凉的山风飘过山野。看着香椿园里欢歌笑语的劳动场景,马丹强心情格外舒畅愉悦。 每年基地除草、施肥及修枝,只要他吱一声,乡亲们一呼百应,尤其是在香椿芽采收期,乡亲们宁愿放下家里的活也要先去把他的香椿芽采了。因为大伙都明白,自家的活可以搁一搁,但强哥的香椿芽季节性强,不能耽搁。 今年四十七岁的马丹强出生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镇漆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从懂事时起,他就萌生一个念头:逃出这个被大山包裹着的贫穷之地,到山外去闯世界!父亲见他小小年纪不安分,便苦苦劝他安心做农民,把土地侍弄好过一个安稳的小日子。马丹强听了总是倔犟地说:我不想在这穷地方当农民! 一个偶然机会,他在县城碰到初中时的一个同学,便随同学到广东打工。在别人的指点下,他跟一位彭水老乡学漆工。做事认真、头脑灵活的马丹强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不仅学会了整个漆工工艺,还开始试着包工请人干活。因他为人直爽,喜欢帮忙,人缘不错,给他介绍装修工程的人多,生意越做越好。包工干了两年后,马丹强积累了一定资本,开始涉及建筑工程劳务承包。经过十几年的打拼,马丹强赚到了不菲的身家,还被推选为彭水县广东同乡会副会长。他不想当农民的梦想,终于在广东这片热土上得以实现。 在外干得风声水起的马丹强,有次回到老家漆树村,看到不少老人小孩留守在家,男女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老人小孩无人照顾。村里有位老人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听说你在外面挣了大钱,何不回来村里发展产业,让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在村里给你打工,既能挣钱养家糊口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多好啊。听老头这么一说,让马丹强上了心。2010年初,彭水县政府领导带队到广东招商引资,特意去看望彭水县在广东的创业人士,并动员大家回乡创业,发展家乡经济,支持家乡建设。马丹强早已动了这个心思,经县领导动员,便下决心返乡创业。 马丹强经过一番市场考察,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吃香椿芽,不少人说香椿芽是个宝,树尖上的绿色蔬菜。马丹强就认定这是个很有市场可以深耕的好项目。 (二) 如何把小香椿做成大产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说说容易,可做起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时间、精力和大量资金的投入。马丹强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琢磨后,作出的第一个决策就是投资建设自己的香椿种植示范园,再通过示范园的引领作用,带动全镇乃至全县村民参与香椿种植。 “香椿适合生长在山地、坡地等日照好的地方。我们彭水的地理环境正好适合种植香椿。”马丹强在村民大会上说这话时,脸上充满自信。 说干就干,马丹强于2012年在漆树村流转土地,投资建起了香椿种植示范园与香椿科技专家大院,其种苗除了选用本地的“红香椿”外,还经过多地考查后引进外地优良品种。 图为乡亲们在香椿示范园里劳动 既然是示范园,就有一个培育、改良品种的过程。他除了自己钻研香椿培育、改善技术外,还不惜重金从市林科院、农科院、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及食品研究所等聘请专家指导。示范园刚建起那段时间,他和专家几乎天天守在基地里,从椿树栽植、修剪、施肥、林下间作、保温与水肥管理、树形培养、病虫害防治等,哪一环都不能马虎。艰辛地付出,最终攻克了香椿高产栽培及冻藏加工的关键技术,解决了香椿树高量少及季节性强的技术难关,获得了他想要的科学技术成果。那天,他特别高兴,让员工用手机给他和专家照了一张合影,阳光正好落在他脸上,一脸灿烂的笑容。 香椿高产栽培及冻藏加工的关键技术研发成功后,在他的示范引领下,漆树村大多数农户自发种植香椿,逐渐发展到全镇及全县。 (三) 香椿种植很快在全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县每年采摘新鲜香椿芽五千多吨,绝大部分要依赖马丹强收购处理,并保证收购价不低于市场价。如果仅以购销形式现买现卖,很难消化如此大的产量,如果不能消化,村民种植香椿的收入就要受损,就不会继续种植,香椿振兴乡村就成为一句空话。马丹强决定再投资建一个香椿产品深度开发的加工厂。他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寻求合作,让对方出技术,他出资金,研发以香椿芽为食材的系列产品。在漫长的研发过程中,马丹强与研发人员经历了无数次实验,一边是香椿基地的建设维护,一边是产品研发的大量投入,还要确保香椿示范园和产品研发的后续资金不断链。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香椿速冻冷藏技术、加工技术的研发,甚至细微到包装瓶盖的技术研发,这些难关都要一个一个去攻克。好在最终把这些难关都攻克了,香椿芽深度系列产品开发也搞出来了,投放市场后,反应不错,很受消费者欢迎,这就增加了我做大做强香椿产业的信心。”马丹强说。 2022年底,马丹强再次投入在香椿芽示范园建起了生产线和营销中心,进一步拓宽产品线下销售渠道,预计2024年全年覆盖全国的高速路服务区及连锁超市。为丰富香椿产品种类,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口感体验,马丹强决定加强研发投入,利用香椿与其它农产品复配研发香椿新产品以及香椿预制食品。让香椿产业进一步成为助力当地农业发展、农民稳收增收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产业项目。 图为马丹强(正中间)和西南大学教授在做产品调试 马丹强没想到,一棵小小的香椿树,居然带富一方乡亲。自香椿示范园建立以后,马丹强就以土地流转、带动种植、收购香椿、吸纳当地居民就近务工参与示范园管护等形式,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村民马代周就是香椿产业的受益人之一。 “除了有土地租金收入外,我还在香椿示范园和香椿加工厂务工,一年收入4万元左右。”马代周逢人就高兴地说:“不仅能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顾家人。”马代周家里有父母和三个孩子共七口人,父母年迈不能劳动,还体弱多病,三个孩子两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自己也没文化,偶尔在县城和镇上干点轻便活,一年挣个三五千元,还不够家用。马代周靠种庄稼勉强够一家人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马丹强的香椿种植示范园和香椿加工厂办起来后,优先照顾马代周去务工,才改变了她家的窘况。 马丹强的香椿种植示范园每年需要近1万个工日的人工,带动大量农户利用农闲时间就地务工增收。除此之外,通过示范带动作用,马丹强的公司间接带动彭水县村民种植香椿增收致富。 为确保乡亲们稳定增收,也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最鲜美的香椿芽,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了森林食品加工厂和营销中心,已形成了以香椿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高成长科技企业、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重庆市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马丹强本人及公司产品成果多次被邀请参加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目前,公司主要常年销售冷冻香椿和香椿酱菜,新鲜香椿芽以短期的销售为主。百业兴以专利技术保障,无论是粗加工的冷藏香椿芽还是深加工的香椿酱菜保质保鲜流向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公司先后获得实用型专利、发明专利、外观专利等27件,科技成果14项,版权登记5件,商标20件。 马丹强,这个出生在偏远山区的新型农民,用他敢于追求和创新的精神为乡亲们打开一道致富之门,大力助推乡村振兴,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五月的乡村,阳光照耀着翠绿的田野和苍茫的群山。万木葱郁的大地,满目绿茵。马丹强走在他的香椿示范园里,呈现在他眼前最美的是那大片嫩绿的香椿林…… 作者简介: 秦顺福,常用笔名:秦拓夫,资深媒体人、作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先后在中央新闻单位担任财经记者、法治记者、执行主编等职近三十年,在国内100多家报刊、新闻网站及综合门户网站发表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近2000件,约500万字,出版纪实文集和中、长篇小说多部。 崔玲玲,重庆拓夫新媒体发展中心图文编辑室主任助理。 |